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71篇
  免费   7787篇
  国内免费   1201篇
耳鼻咽喉   461篇
儿科学   1343篇
妇产科学   910篇
基础医学   3701篇
口腔科学   1464篇
临床医学   12764篇
内科学   6735篇
皮肤病学   798篇
神经病学   3676篇
特种医学   1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005篇
综合类   1541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4篇
预防医学   10962篇
眼科学   461篇
药学   11039篇
  224篇
中国医学   7917篇
肿瘤学   3035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1741篇
  2022年   2687篇
  2021年   3938篇
  2020年   4204篇
  2019年   3636篇
  2018年   3337篇
  2017年   3616篇
  2016年   3755篇
  2015年   3589篇
  2014年   8068篇
  2013年   7885篇
  2012年   6534篇
  2011年   6368篇
  2010年   4739篇
  2009年   3597篇
  2008年   3403篇
  2007年   3160篇
  2006年   2624篇
  2005年   1904篇
  2004年   1518篇
  2003年   1353篇
  2002年   994篇
  2001年   854篇
  2000年   801篇
  1999年   549篇
  1998年   450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171篇
  1984年   235篇
  1983年   201篇
  1982年   217篇
  1981年   186篇
  1980年   158篇
  1979年   152篇
  1978年   104篇
  1977年   68篇
  1976年   76篇
  1975年   7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ochrane协作网结直肠癌组的结直肠肿瘤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2期,Cochrane协作网结直肠癌组目前已完成的25篇与结直肠肿瘤相关的系统评价涉及结直肠肿瘤预防、镜检诊断、内外科治疗、预后、随访等方面。Cochrane系统评价肯定了非甾体抗炎药的预防作用,染色内镜的诊断价值,腹腔镜手术的短期效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助腹腔镜手术的疗效等;质疑了纤维素在结直肠肿瘤预防、结直肠癌术前机械肠道准备、术后常规引流的意义。某些课题如中药在化疗中的作用,由于所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而未能得出非常可靠的证据。本文试图通过介绍Cochrane协作网结直肠肿瘤的系统评价成果,向国内同行传递目前结直肠肿瘤的高级别临床证据,并提示结直肠肿瘤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2.
水蛭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文  王泽  林兰 《天津中医药》2021,38(7):941-946
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其中心血管事件成为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积极的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减低糖尿病致死率的关键。水蛭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当中,发挥着调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保护血管内皮、调节细胞因子、抗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等综合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用药安全,疗效确切,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3.
达原饮是治疗湿邪伏于膜原证的代表方,首载于《温疫论》,为明代医家吴又可创制的治疫名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邪郁肺证的治疗中亦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基于“中华医典(V5.0)”软件及“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医典藏”数据库,以“达原饮”“达原散”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古籍原文进行标引整理、统计分析及考证,对“达原饮”从组成剂量、药味基原炮制、功能主治、制法服法及现代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古今文献收集与分析,以期为达原饮的现代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文献参考依据。结果发现组成上,多数医籍依照原方药物组成,部分医籍在“芍药”“草果”两味药的记载有区别;剂量上,总体变化不大,差异主要见于“草果”一味药;炮制上,历代文献记载本方组成药味均未明确特殊炮制要求,建议生品入药;制服法上,历代医籍大多遵原书,部分医籍记载以生姜为引,部分医籍在煎煮水量及服药时间上有变化;功效主治上,原书记载达原饮“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后历代医籍记载治疗疾病包括“瘟疫”“疫疟”“温疫”“时疫”等,主治主要围绕“疫病”,以邪伏膜原为病机,以发热为表现的各类疾病;临床应用上,古代医家多以“发热”“舌上白苔如积粉”为本方应用的重要指征,现代医家将达原饮广泛运用于发热及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疾病及皮肤病、儿科疾病,同时对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古代资料,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方剂涉及的茯苓药材的基原、产地与品质、采收期、加工炮制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茯苓药材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古代茯苓入药的基原应为多孔菌科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其产地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茯苓古今品质评价结论基本一致,均以块大、质重、皮薄多皱、断面白色细腻者为佳。采收期多为阴历八月,初加工经历古代阴干到现代“发汗”后阴干的演变;茯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可将其加工成“茯苓块”和“茯苓片”。栽培技术经历了“野生茯苓-活体松根接种-段木接种”的演化过程,目前茯苓主要以人工段木栽培为主,技术方法成熟、产量丰富,可以满足经典名方的研发需求。  相似文献   
995.
鲜竹沥被中医誉为“痰家圣剂”,具有清热化痰、开窍定惊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痰黄气促、中风痰盛等证。其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是实现其工艺现代化和质量标准化的关键。笔者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对鲜竹沥进行本草考证,梳理鲜竹沥的药用历史沿革,对比其传统与现代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基于历史文献记载,提出鲜竹沥传统及现代炮制工艺尚存在诸多问题,传统工艺产量低、生产工艺较为粗放,不能满足大规模绿色制造的需求。目前关于鲜竹沥基原、品种及炮制工艺对比研究的文献较多,但大多仅限于化学成分方面,未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鲜竹沥的药理药效也多限于镇咳祛痰方面,鲜有其他药理药效的相关报道。综上分析,建议后续研究工作可从5个方面进行:①正本清源,丰富和完善鲜竹沥的用药资源;②规范鲜竹沥的炮制工艺,建立相关质量标准体系;③阐明鲜竹沥药理作用机制,加强鲜竹沥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④传承古法炮制,研究开发鲜竹沥专用制造设备,规范生产操作规程;⑤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96.
中药黄芪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CA),是从黄芪中提取出的功能性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多靶点等特性,包含抗氧化、抗辐射、抗菌、保护心脑血管、增强免疫等多重药理作用。此外,多项研究还发现CA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生物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药物成分。研究表明,CA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例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及侵袭等,且CA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卵巢癌、鼻咽癌等多种常见恶性肿瘤中均有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功效,其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可通过调节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基因,微小RNA(miRNA),雌激素受体β(ERβ)触发肿瘤细胞凋亡;其抗增殖活性主要体现在对周期蛋白(Cyclin)家族,WD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7(WDR7-7)蛋白,尤文肉瘤相关转录物1(EWSAT1)等的调节作用;通过阻断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此外,还可通过调节自噬标志物-1(Beclin-1)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发挥抗肿瘤作用,且CA还可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加强治疗效果。虽CA抗肿瘤研究基数较大,作用广泛,效果佳,但缺乏对CA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系统性综述,为此,本研究基于CA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科研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及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济川煎出自《景岳全书》(明·张景岳),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经典名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了相关古籍数据43条,涉及中医典籍26部,系统地梳理了济川煎的历史源流、主治病证、组成及方义衍变、剂量、炮制、煎服方法等,为经典名方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古代文献证据支持。归纳分析发现济川煎历代主治病证有所扩展,除原方记载的虚秘、产后便秘、气瘕之外,此方还可用于燥结、血瘕、阴结、小儿大便闭结、目病及肺(肠)。其方证的适应人群从成人、产妇扩展到了小儿,病证范围也从内科、妇产科延展到了儿科、五官科等。虽然历代医家记载了济川煎加减方,但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的配伍组成、相对恒定,煎服法也多沿用了水煎,食前服;同时,清医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方义论述,但鲜有争议。  相似文献   
998.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或情感障碍疾病,其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临床上抑郁症常表现出显著持久的心情低落、思维与认知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减退,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抑郁症发病复杂多样,目前发病机制主要有神经递质假说、免疫缺陷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统激活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说及肠道菌群假说等,西医多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但有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抑郁症有明显优势,其从“气”“痰”,从“瘀”,从“五脏”论治者,皆言之有据,试之有效。抑郁症病程长反复发作,这与中医学“虚”的概念不谋而合,从虚论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抑郁症的一种治法,方证相应则药到病除,该文查阅近年来从虚论治抑郁症的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4个方面对从虚论治抑郁症的方药研究进行综述,客观阐明从虚论治抑郁症方药的研究进展,以期丰富抑郁症的中医治疗理论,并为探求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9.
梅花为我国传统药材,具有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梅原产中国,其栽培应用历史悠久,品种复杂繁多,现代研究将梅分为果梅与花梅两类,品种达数百个之多。但关于古代文献中统究竟以何种颜色梅花入药为佳,以及药用梅花类群与植物系统学的关联性等尚未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为正本清源,笔者对历代本草中梅花的基原、品质与产地变迁进行了考证,发现传统的药用梅花主要为绿萼梅和白梅花,并得出药用梅花来自真梅系花梅,其中绿萼梅属于绿萼品种群,药用白梅花则对应玉蝶品种群及单瓣品种群的结论。梅的产地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生汉中川谷”,即今陕西南部地区。宋代之后,由于气候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梅的产地从陕西不断南移至长江、洞庭湖区域;至明清时期,广东、海南地区也有梅的分布的报道。至近现代,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药用梅花的产区已由四川及江浙一带,逐步变迁至目前的安徽皖南地区。该文对药用梅花的基原考证及产地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可为梅花的正本清源、药用梅花类群的明确和其进一步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三七皂苷类成分是从五加科植物三七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降糖降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三七皂苷类成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中风、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于中风、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关于三七皂苷类成分保护神经系统的机制不断被发掘,为了推进三七皂苷类成分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近年来三七皂苷类成分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调控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保护神经细胞、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降低兴奋性神经毒性、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等几个方面。虽然三七皂苷类成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主要涉及以上几个方面,但是对于其某些部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为三七皂苷类成分发挥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